眾樂樂的群體互動
補習英文的孩子很多,但是這位媽媽每天花時間和精神,不是普通的多。會定時選購優良中文故事書,在孩子睡前念給他們聽
重點不單是只有學習,每逢假日都有戶外活動,一大群家族會四處去玩,攀巖、彈跳,他們都駕輕就熟;或到鄉下抓昆蟲,用木棍抓蟬,還知道抓蟬那一刻要躲開,因為蟬受到驚嚇會尿尿…。其他孩子還不會騎腳踏車時,他們已經學會了。
他們沒有獨善其身,還帶著許多不同年齡層的孩子一起玩、一起學習。藉著群體互動,無論陪讀、陪伴,孩子們有實際的人際互動經驗,遇到問題時尋求幫助的資源變多,解決問題能力變強。
非洲有句俗諺大意是,小孩的成長需要整個部落共同來扶養,管教對像增多時,尋求協助和情緒抒發的管道也增多了。
脫離孤島學習行為
我們家有經常一起出遊、聚會的朋友,各家小孩因為常接觸,培養出像兄弟姊妹般的感情。也有鄰居朋友,小孩下課後,家長可以互相接送,這些互動幫助都會小家庭不再是孤島。但是不是每個家庭都能如此,作家長的要產生共識和善盡義務,尤其允許教導對方的孩子。
許多家庭因為孩子一起補習、上課而互相認識變成好友,偶會聚會。不一起上課補習,就各散東西。又因為小家庭多,孩子生得少,家庭間互動減少,缺乏橫向的學習經驗,鄰里的人際關係淡薄,不相往來,還消極性的灌輸不可和陌生人說話的觀念,卻沒有教導該如何保護自己,或遇到困難時如何談判交涉。
我與孩子間有互通暗號,偶爾讓朋友接孩子,也要在第一時間確認並打電話告知我,在責怪孩子越來越自我主義、行為越來越封閉、越來越依賴電子訊號時,我們是否讓孩子發揮創意,成長過程樂於接受挑戰,才是當務之急。
|